遥看白洋水,帆开远树丛。
流平波不动,翠色满湖中。 大家好,欢迎收听系列广播剧《白洋淀故事》第153期。
白洋淀的传说和故事非常多,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雄县东王村丝弦。 雄县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在雄县县城北部,有一个村落名为东王村,东王村丝弦这一门艺术,在当地颇有知名度。
东王村丝弦属于农民戏,一直在民间传唱,官方资料相对匮乏。
雄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 东王村丝弦伴奏乐器主要为板胡、曲笛、笙。从戏曲表演来看,丝弦热烈火炽、刻画人物细腻,其中以花脸、老旦、花旦等行当表演最具特色,崇尚动作特技是其重要特点。 丝弦的又一特色体现在它独特的念白。丝弦戏作为地方剧种,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,始终保持着浓郁的乡土气息,乡间风俗、方言俚语在戏里很常见。丝弦戏为地方剧种,有浓郁的乡土气息。 据雄县东王村丝弦非遗传承人李中月介绍,东王村丝弦是由东王村的李云成、侯振远等人从雄县孤庄头村学入的,又称为“哈哈腔”“哼七调”。 因乐谱靠口口相传,目前仅保留下来《小拜年》《钉大缸》《指路》《报回头》等几个剧目。2014年,东王村丝弦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东王村丝弦在当地颇有知名度。 到如今,东王村丝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,在代代传承中,散发着挥之不去的岁月记忆,也承续着绵密柔润的乡音乡情。 下期预告 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、大南头村木雕画艺术家李志国的木雕技艺属于家族传承,到如今,这项技艺已传承近百年。下期的系列广播剧《白洋淀故事》,为您说说大南头村木雕画。 关于广播剧《白洋淀故事》 白洋淀是河北名片之一,古有“北地西湖”之称,今有“华北明珠”之誉。自古以来,发生在白洋淀的传说故事很多,而且非常精彩。
新华网、新华社河北分社、河北省网信办、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推出系列广播剧《白洋淀故事》,以广播和漫画的形式,带您穿越美丽神秘的白洋淀,领略魅力燕赵。
好故事仍在继续,敬请收听! 策划:刘晓超 导演:翟晓敏 统筹:魏会博、邢玉伟 来源:《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》 编辑:袁丽娜 配音:马力 音乐:高毅 美编:张文泽、高媛媛、温瑞博、吴昊楠 支持: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